PX:如何破局?
美国化学学会旗下《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发布2014年世界化工50强,巴斯夫公司以787亿美元再次雄踞榜首,陶氏化学以582亿美元夺回第二的位置,中国石化以580亿美元位居第三。整体而言,排名变化幅度较小。2014年化工50强公司排行榜2014排名 |
公司名称 |
2014化工品销售(亿美元) |
总部地址 |
2013排名 |
2013化工品销售(亿美元) |
1 |
巴斯夫 |
787 |
德国 |
1 |
786 |
2 |
陶氏化学 |
582 |
美国 |
3 |
571 |
3 |
中石化 |
580 |
中国 |
2 |
608 |
4 |
SABIC |
433 |
沙特 |
4 |
436 |
5 |
艾克森美孚 |
382 |
美国 |
6 |
390 |
6 |
台塑 |
371 |
台湾 |
7 |
377 |
7 |
利安德巴塞尔 |
348 |
荷兰 |
8 |
334 |
8 |
杜邦 |
299 |
美国 |
9 |
310 |
9 |
英力士 |
297 |
瑞士 |
10 |
269 |
10 |
拜耳 |
281 |
德国 |
11 |
266 |
11 |
三菱化学 |
263 |
日本 |
12 |
267 |
12 |
壳牌 |
246 |
荷兰 |
5 |
423 |
13 |
LG化学 |
215 |
韩国 |
13 |
211 |
14 |
布拉斯科 |
196 |
巴西 |
18 |
190 |
15 |
液化空气 |
192 |
法国 |
15 |
192 |
16 |
阿克苏诺贝尔 |
190 |
荷兰 |
14 |
194 |
17 |
林德气体 |
186 |
德国 |
16 |
186 |
18 |
住友化学 |
178 |
日本 |
21 |
181 |
19 |
三井化学 |
172 |
日本 |
17 |
189 |
20 |
赢创 |
172 |
德国 |
19 |
171 |
21 |
东丽株式会社 |
170 |
日本 |
23 |
167 |
22 |
信实工业 |
159 |
印度 |
20 |
178 |
23 |
雅苒 |
151 |
挪威 |
25 |
145 |
24 |
PPG工业 |
143 |
美国 |
26 |
140 |
25 |
索尔维 |
141 |
比利时 |
24 |
138 |
26 |
乐天化学 |
141 |
韩国 |
22 |
150 |
27 |
雪佛龙菲利斯化工 |
134 |
美国 |
27 |
131 |
28 |
帝斯曼 |
123 |
荷兰 |
28 |
128 |
29 |
普莱克斯 |
123 |
美国 |
29 |
119 |
30 |
SK |
120 |
韩国 |
30 |
116 |
31 |
信越化学 |
119 |
日本 |
33 |
119 |
32 |
亨斯曼 |
116 |
美国 |
31 |
111 |
33 |
先正达 |
113 |
瑞士 |
34 |
108 |
34 |
北欧化工 |
111 |
奥地利 |
35 |
108 |
35 |
朗盛 |
106 |
德国 |
32 |
110 |
36 |
旭化成 |
106 |
日本 |
36 |
112 |
37 |
沙索 |
103 |
南非 |
37 |
102 |
38 |
空气化工 |
100 |
美国 |
40 |
97 |
39 |
伊士曼 |
95 |
美国 |
39 |
94 |
40 |
PTT |
95 |
泰国 |
39 |
100 |
41 |
美盛 |
91 |
美国 |
38 |
100 |
42 |
DIC |
82 |
日本 |
44 |
76 |
43 |
阿科玛 |
79 |
法国 |
41 |
81 |
44 |
东曹 |
77 |
日本 |
42 |
79 |
45 |
韩华化学 |
77 |
韩国 |
-- |
-- |
46 |
暹罗水泥 |
76 |
泰国 |
-- |
-- |
47 |
因多拉玛 |
75 |
泰国 |
43 |
75 |
48 |
BP |
73 |
英国 |
-- |
-- |
49 |
艺康 |
72 |
美国 |
-- |
-- |
50 |
庄信万丰 |
72 |
英国 |
-- |
-- |
一、 50强公司化学品销售额下跌,而利润增大
2014年全球化工50强的合并销售收入达到9613亿美元,比2013年9651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下降不到1%,前10强苯并销售收入为436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主要是受油价下跌的影响。化学品销售价格也出现下跌,但是下跌幅度远小于油价的下跌幅度。
全球最新50强化学公司在2014年的销售收入出现小幅下滑,但是利润却出现增长。50强中有44家公司公布了2014年的盈利情况,合计利润达到827亿美元,同比增加3.8%。利润率从2013年的9.3%提高至2014年的9.6%。
二、 油价下跌导致2014年化工行业经济风云突变
2014年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下半年国际油价下跌幅度达到40%~50%,这对于欧洲和亚洲的化工公司是个好消息,其高昂的原料成本得以缓解,但是对于中东和美国公司却非如此,以石脑油为主要原料的竞争者下调化学品价格后,他们使用天然气为原料的常规优势减小。
三、退榜公司与新入榜公司概况
Alpek、埃尼、加拿大钾肥公司、Styrolution和道达尔五家去年上榜的公司退出了今年的排行榜。其中Alpek、埃尼和Styrolution是石化产品和聚合物生产商,虽然道达尔公司也是石化产品和聚合物生产商,但是其退出的原因是该公司不再单独报告石化业务的业绩情况。而加拿大钾肥公司退出的原因是钾肥价格大幅下跌。
今年的排行榜新出现的五家公司有韩国韩华化学公司、泰国暹罗水泥公司、BP、艺康公司和庄信万丰公司。BP上榜是因为公司开始及时地公布化工业务的销售收入,而暹罗水泥和韩华化工则受益于亚洲经济的增长。艺康公司和庄信万丰均是专用材料供应商,该行业正在强劲增长。
四、排行榜前10名公司概况
1 巴斯夫
2014年化学品销售额:787亿美元
巴斯夫在欧洲、亚洲、南北美洲的41个国家拥有超过160家全资子公司或合资公司。公司总部位于德国莱茵河畔的路德维希港,它是世界上工厂面积最大的化学产品基地。巴斯夫已经连续第九年成为是加上最大的化工公司,2015年恰逢巴斯夫成立150周年。
2014年3月,巴斯夫宣布在南京化学工业园新建一个全新世界级的特种胺生产装置,计划于2015年底投产,主要生产二甲基胺基丙胺和聚醚胺。当月,在上海化学工业区举行了涂料树脂和电泳漆生产装置奠基仪式。
2014年4月16日,巴斯夫宣布将在德国路德维希港新建世界规模的特种胺工厂。新工厂年生产能力将达1.2万吨,计划于2015年启动。
2014年10月,巴斯夫宣布已经与昂高(Archroma)签署协议,将全球纺织化学品业务售予昂高。
2014年12月,巴斯夫宣布旗下子公司Wintershall以12.5亿美元收购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的石油和天然气田,该项目的开发、生产和科研成果归BASF所有。
2015年5月,巴斯夫同意向Siegfried公司出售旗下精细化学品业务。
2 陶氏化学
2014年化学品销售额:787亿美元
陶氏以其一体化、市场驱动型、行业领先的特种化学、高新材料、农业科学和塑料等业务,为全球约18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种类繁多的产品及服务,应用于包装、电子产品、水处理、涂料和农业等高速发展的市场。陶氏成立于1897年,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米特兰。
2014年,陶氏CEO安德鲁·N·利伟诚在商业防御上花费大量时间,激进投资者丹尼尔·S·勒布拥有的对冲基金第三点(The Third Point)拥有陶氏1.9%的份额。勒布坚持陶氏关于整合石油化工产品及下游专用化学品的战略具有反生产性,陶氏作为美国最大化工公司每年本应该贡献出25亿营业额,而利伟诚看法截然不同,他认为公司专注于通用化学品“只能承受市场反复无常并且无法掌控公司命运”。就代理权之争诉诸于法律之前,两人达成和解,陶氏允许第三点公司两名董事加入公司董事会,并同意将氯及其衍生物售予美国氯碱专业公司奥林。
2014年4月,陶氏计划在2015年底前通过出售资产筹集45亿到60亿美元的资金,主要包括氯碱和环氧树脂业务。
3. 中国石化
2014年化学品销售额:580亿美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总部设在北京。
中石化十几年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品制造商,现已成为促进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世界第三大化工公司。10年前中石化营业额仅有167亿美元,位于排行榜第9位。虽然销售额名列世界第三,公司利润并不高,原因是中国作为生产石化产品成本最高的地区之一,原料竞争力低下,如该公司2014年营业亏损里所表现。
4. SABIC
2014年化学品销售额:433亿美元
沙特基础工业成立于1976年,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沙特阿拉伯的自然碳氢化合物资源的价值。公司总部位于利雅得。还是中东最大的非石油工业公司之一。
穆罕默德.H.阿马迪1998年开始接管SABIC,2月份辞职去沙特阿拉伯国防工业就职。阿曼迪在职期间通过廉价的乙烷原料获取高利润,并进行资本扩张,以此实现公司动态增长。由于原料优势不可能持久,公司利用营业利润实施跨国收购,比如2007年收购GE塑料部门。近期,SABIC聚焦技术,正在研究关于石油转换为化学络合物的技术,计划与韩国SK公司合资组建聚乙烯工厂,甚至与美国某分子公司合作纳米管投资、黑金刚石投资。
5. 艾克森美孚
2014年化学品销售额:382亿美元
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非政府石油天然气生产商,总部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爱文市。在全球拥有生产设施和销售产品,在六大洲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业务;在能源和石化领域的诸多方面位居行业领先地位。
与世界上主要石油公司壳牌和BP不同,艾克森美孚从未在油气产品上做过大范围剥离。艾克森美孚前董事长Stephen D. Pryor告诉C&EN,公司看到了化学品的价值,未来化学品的价值会随时间增长,公司化学品业务将占更大比例。近期埃克森美孚将其在新加坡的精炼和石化总厂的石化产品产能扩大一倍,并在德克萨斯州建立乙烯裂解装置,与在沙特阿拉伯与当地公司合作成立大型弹性体工厂。
6. 台塑
2014年化学品销售额:371亿美元
公司成立于1954年,总部位于我国台湾。世界上最大PVC粉生产厂之一。
2011年经历七连串的事故之后,台塑决定升级其位于台湾麦寮的旗舰工厂。公司花了4亿美元改造工厂以确保其更加耐受腐蚀并易于检测。期间,台塑在美国利用当地页岩气,在德克萨斯州建立了一系列列装置、丙烷脱氢装置、聚乙烯和聚丙烯工厂。
7. 利安德巴塞尔工业
2014年化学品销售额:348亿美元
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聚合物、石化产品和燃油公司之一。是全球聚烯烃技术、生产和市场的领导者;是环氧丙烷及其衍生物的先驱;燃油及其精炼产品,包括生物燃料的重要生产商。公司总部设在荷兰,是Access Industries公司的私有公司。
由于上任CEO James L. Gallogly 在今年初退休时公司频临破产,新任CEO Bhavesh V. (Bob) Patel 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公司偏向于保守主义,当前十几家公司为了利用廉价页岩气,在美国花费几十亿美元建立乙烯裂解装置,而利安德巴塞尔工业仅将注意力集中在扩大现有工厂,实现更快和更廉价产出。
8. 杜邦
2014年化学品销售额:299亿美元
杜邦公司是一家以科研为基础的全球性企业,提供能提高人类在食物与营养,保健,服装,家居及建筑,电子和交通等生活领域的品质的科学解决之道。杜邦公司成立于1802年,总部位于美国美国特拉华州的威尔明顿。
对于激进投资者 Nelson Peltz 及其公司合伙人资金管理公司(Trian Partners)而言,杜邦CEO Ellen J. Kullman 及其管理团队十分无能,杜邦2.7%的股东认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研发产出令人失望,其他大部分股东则支持Kullman,五月份杜邦年度股东大会上,Peltz提名的4名董事被投票否决。
2014年杜邦做出了重要改变,年底,杜邦高性能聚合物业务宣布,已签约将其氯丁橡胶业务出售给Denka Performance Elastomer LLC公司;剥离了其功能化学品业务成立Chemours公司,包括三部分业务:化学品解决方案、氟产品和钛技术业务。预计该公司将出现在2016年全球化工50强公司榜单。
9. 英力士
2014年化学品销售额:297亿美元
英力士集团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石油化工公司。总部位于瑞士罗勒,作为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石油化工品,特殊化工品和石油制品的跨国集团,英力士集团拥有15个大型石油化工业务集团和15,000名员工,年产逾5,400万吨石油化工产品和2,000万吨石油炼制产品。
英力士1998年才成立,至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10个化工公司之一。公司成长如此之快的原因是并购,比如2005年收购BP亿诺公司的烯烃业务。英力士至今仍在延续该策略,2014年公司收购和巴斯夫合资建立的苯乙烯公司Styrolution中后者的份额,今年初公司与索尔维合资建立聚氯乙烯公司,最后也将全额拥有。此外,英力士在推进欧洲化学工业革命,现正通过进口美国廉价页岩气以同高昂原料斗争。
2014年7月,英力士宣布,将出资11亿欧元收购巴斯夫持有50%的苯领股份。
10. 拜耳
2014年化学品销售额:281亿美元
拜耳公司是世界最为知名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公司的总部位于德国的勒沃库森,在六大洲的200个地点建有750家生产厂;拥有120,000名员工及350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世界各国。高分子、医药保健、化工以及农业是公司的四大支柱产业。
拜耳是最后一个将医药和化工同时做大的大型公司,但是2015年下半年,拜耳材料科技将剥离并名为Covestro,未来将完全专注于生命科学业务,如医药保健和作物科学。剥离业务涉及聚氨酯和聚碳酸酯,2014年营业额为155亿美元,这足以使Covestro成为世界第23大化工公司。剥离Covestro之后,拜耳仍可以以126亿美元的年收入保留在全球化工50强榜位。
五、 新增5家上榜公司状况
45. 韩华化学
2014年化学品销售额:77亿美元
韩华集团成立于1952年,总部位于韩国首尔。韩华集团在韩国国内拥有53家下属机构和分支企业,在全球拥有78家办事处和分公司。全球业务网络遍布欧洲、美国、中国、东南亚和中东等地。
2015年7月该公司为与韩国蔚山的聚氯乙烯发生爆炸,造成6名合同工人死亡,事故仍在调查中,期间工厂保持关闭。公司还具有化学品以外的生物制药等业务。
46. 暹罗水泥
2014年化学品销售额:76亿美元
泰国暹罗水泥集团(SCG)目前是泰国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集团旗下主要有五项核心业务:化工、造纸、水泥、建材以及贸易。其中化工业务始于1989年,目前暹罗化工主要生产一系列石化产品,包括石化上游产品烯烃类、苯乙烯、PTA、MMA,以及相应的下游产品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
2015年暹罗水泥恰好成立100周年,2014年公司营业额比上年同期增加18%,促进了世界经济复苏,其中亚洲地区业务增长平稳。
48. BP
2014年化学品销售额:73亿美元
BP由前英国石油、阿莫科、阿科和嘉实多等公司整合重组形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天然气销售和发电;油品零售和运输;以及石油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此外,公司在太阳能发电方面的业务也在不断壮大。BP总部设在英国伦敦。
BP十年前向英力士出售了旗下亿诺化学的烯烃及其衍生物业务,但是留下了其世界级的醋酸和精对苯二甲酸(PTA)业务。2014年公司收购了其印尼PTA合资公司中的合作伙伴。
49.艺康
2014年化学品销售额:72亿美元
艺康公司创立于1923年,业务涉及全球水、卫生、公众健康、能源技术和服务领域。公司曾经以工业清洗公司为人所知,2011年收购纳尔科公司以后,圣保罗公司成为一家大型化工品公司,2013年以22亿美元价格收购冠军科技。冠军科技依靠页岩气凭借油气服务支撑艺康业务发展。
50. 庄信万丰
2014年化学品销售额:72亿美元
庄信万丰(Johnson Matthey)于1817年建立,总部位于英国伦敦,是一家全球性专用化学品公司,致力于发展催化剂、贵金属和专用化学品核心技术。
公司将其阿法埃莎实验室化学品业务出售给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将金银冶炼业务出售给朝日控股,以集中精力于其催化剂业务。行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等
刊物杂志:《中国化工信息周刊》、《中国化工报》、《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上海化工》等
新媒体:中化新网 等
本专题中的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平面媒体和网络上的公开发表,如涉及侵权和版权事宜,请直接与本网联系,在此鸣谢所有文字及图片提供者。

